在今天举行的“2015电信日大会”上,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首席市场官常刚作了题为“网络社会”的主题演讲,下文是其中的精彩内容总结。
技术本身的发展降低了万众创业的门槛,而且也为整个社会下一阶段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创新平台基础。
可以说,过去20年当中,整个工业化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只是刚刚开始,这个变化还会更深远的影响消费者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图为: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首席市场官常刚
在网络社会加速发展大背景下,上述对个人的影响包括以下的三个方面:
首先,用户是一个价值的创造者,而不只是一个消费者。
用户如果社区或者社会,发现一些公共设施损害的时候,可以随手把相应的问题拍下来,传到固定的网站上。这点APP已经做的非常完善,它可以自动把你的位置进行汇报,你只需要做一个简短的描述,有点像我们发一个微信、微博一样,相应的社会组织会及时的回复我们的问题什么时候可以得到解决。所以用户会参与到服务当中来,而不只是单纯是一个消费者的角色,他提供了我们说到的服务的参与、分享以及价值的创造。
物体的话,我们说到五百亿连接,连接本身只是一个基础,只是一个开始。
爱立信自从提出来五百亿连接以及网络社会这种愿景之后,也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先锋产品的尝试。包括从2010年开始,爱立信就有些想法和业务功能的展示。比如微博树,这个树可以发微博,我即网络,人体可以作为我们的网络,来连接信息或者承载信息,包括机遇之窗,窗户可以作为信息承载或者控制的工具。以及去年做的纸联网,通过印刷电子的技术,纸的设备也可以连接起来。
物体的连接是一个开始,在连接联网变成无处不在的时候,原来物体它连接的主要功能只是一个开始,它可以跟其他的信息,跟其他的网络互相汇聚,从而产生新的创新的基础。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大家有更多的空气检测的传感器,比如PM2.5的检测,一方面可以生成相应的信息、图形发送到手机,可以随时监控,随时看到。另一方面,类似的信息它也可以通过网络的汇聚,直接和家庭或者和一进单位或一进区域的空气净化器互动起来。比如说我们的PM2.5达到某一个规定的危险值,我们家里空气净化器就会自动区域,或者敏感区域,医院的空气净化器可以得到启动。
在物体连接本身带来的功能之外,通过万物互联或者网络社会进一步扩展,连接本身的价值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产业的转型,会看到更多的产业正在得到或者正在进行它的转型和升级。比如以汽车或者交通行业为例,一开始可能一个车辆通过网络连接起来,最早是通过一些终端,通过运输管理监控,可以得到一种管理。随着越来越多的车辆设备连接起来,这些信息可以跟所在的道路信息和其他的设施信息进行进一步的互通和交汇。
再接下来,现在车辆交通的信息或者智能交通行业,可以跨界跟其他的行业再进行互联。比如把车联网的功能和它的智慧家庭功能连接在一起,在汽车行驶过程当中,或者你在车上就可以通过家庭联网的功能来监控家庭的安全。产业转型是从连接开始,但是远远不会是止步于这个产品的连接,更多的来探寻跟其他行业、其他功能的交汇。
在网络进一步深化方向的情况下,未来对所在的通信网络以及ICT网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终端接入,伴随着应用场景的不同,对网络需求可能有非常不一样的挑战。比如在一些场景下面,未来的自动的驾驶汽车或者是完全虚拟现实的实现等等,他们可能会对网络的时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以后的场景下面,可能对数据的承载速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在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一些传感器的引入,可能对终端的低功耗的使用以及对网络能承载巨大数量的能力提出要求。这些要求可能会随着场景的不同,有非常大的差异性。
爱立信作为成立一百年以上的ICT设备厂商,尤其通信设备厂商,是行业唯一的一家在通信领域一直致力于创新研究、前沿探索。在现场可以通过无处不在的4G网络控制一个瑞典的挖掘机的现场,进行真实的挖掘。时延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光是需要去控制一个动作,而且它需要把远程动作所碰到的力量的回馈在我的控制器或者在左边的模拟器上面进行显示,你知道挖掘的力度会是怎么样的,决定你下一步的挖掘怎么样来进行。未来是讲技术拓展的场景,你可能对时间非常敏感的一些场景,这也是为什么爱立信一直在4G、5G需要考虑如何更好的实现完全虚拟现实或者逼近虚拟现实的应用。
其次,在5G上面需要进一步提升速度,进一步提升网络的性能。去年我们就已经实现了全球最快的5G下载测试床,这个设备也在今年做了一些现场的演示。它可以跟现在的4G设备进行相应的双连接,进行业务的切换,具有相应的展示。再往下发展的话,未来不同的业务场景,不同的功能,对整个基础设施的承载网络,可能会需要有一个更加智能化的、更加软件化的、更加可调试的一个可编程的网络,支撑不同的网络社会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可编程的网络情况下,可以假想这个网络可以逻辑上进行切片,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不同应用的需求,把它进行一些逻辑上的区分。比如在需要进行虚拟现实的话,可以进行一个端到端的逻辑网络架构的构建。这个构建可以确保这种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网络应用的要求,在这背后,是软件定义网络等技术的支撑以及技术之间互相的协同。为了往这个方向发展,爱立信在传统的移动网络技术积淀基础上,也在大规模地进入虚拟化以及云基础设施的构建和建设当中。
爱立信会推出下一代数据中心的设备,是基于英特尔最新的开放式架构的设备。因为传统的云数据中心它的基础是已经固定化的机架,这个机架里面包括了CPU,包括了硬盘,但是说到未来的应用场景可能是非常多,非常差异化的。有些应用,比如有些互联网厂商自己说,只是为了他们OTT不同的应用,他们做数据中心定义十几种不同的服务类型,现在做的这个数据中心或者下一代数据中心它把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甚至网络接口能力完全分开,这些资源的组合不搭配,完全可以通过管理的形式进行组合。这样的话,不会再出现为了某一种应用,需要定制某一种数据中心的物理基础设施,而是说统一的架构可以支撑多种网络形式、网络应用的存在。当然,爱立信一直在引领从电信行业向电信基础设施云化的方向发展,包括最先部署的云化EPC,包括在发展当中推出一些虚拟的电信功能的应用,包括虚拟路由器、虚拟交换机等等,支持了很多互联网应用的场景。
爱立信今年新推出了下一代的移动接入网络最主要的系统,叫爱立信的无线系统。这个系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面向未来3G、4G、5G,它会是一个协同发展,同时存在的一个网络状态,它同样的设备可以同时支持多种技术、多种频段、多个层面,它可以支持移动网络和wifi的协同,包括移动网络和wifi之间自动流量分配、自动分享,也会奠定下一步从4G迈向5G发展的一个更加智能化、更加现代化的无线平台。
爱立信不光是设备厂商,在ICT的业务发展也一直在探索业务创新。爱立信探索广播能力,也是业界第一个推出相应的广播功能的一个厂商。现在爱立信做到了不光是广播的功能,而且可以做到单播和广播之间的自动切换。比如有些应用或者有些内容它可能现在通过单播的形式发送到网络上面,但是网络探测到多个消费者都在使用类似功能的话,可以自动切换到所谓的广播能力来去进行,也提升了整个网络的效率,也可以覆盖更广泛的一些消费者用户。
爱立信是全球第一个支撑wifi呼叫的业务能力,这种业务能力也是迎合了电信网络要和各种网络,包括wifi应用场景紧密融合。简单来说,如果用户出国,你有wifi的情况下,你可以拨打电话,通过wifi网络可以实现你拨打电话用公网一样同样的体验。如果你在公网打电话,进入到一个领域,进入到一个咖啡馆,网络不好的时候,它可以自动切到wifi网络去,继续进行你的语音呼叫,不会间断,这是在全球帮助运营商第一个实现为了用户体验创新的一个功能。还有很多其他业务应用的方面,这里只是拿这两个方面举一个例子。
最后,爱立信是产业当中一直不断的致力于服务创新的一个公司。爱立信在通信领域第一个提出了电信托管服务的公司,而且到目前为止,通过爱立信管理的用户,全球超过10亿用户。另外爱立信的创新服务还可以提供虚拟运营商的服务,爱立信可以帮助他来构建这样一个平台,并且帮助他管理这样一个平台,让运营商聚焦于他的核心竞争力或者核心业务发展。还有其他的方面,包括计费即服务,运营决策即服务,爱立信在支撑一些媒体行业、媒体领域的发展。截止到去年年底,爱立信帮助管理的电视频道超过了500家,其中包括法国、瑞典著名电视台。
对于创新的源泉,创新的核心,爱立信这种持续不断的创新源泉,还是在于爱立信强大的文化以及在所在的文化当中发展的个人。这里面举两个小的例子,有个大叔级的人物,他现在已经60岁了,在1985年加入爱立信之后,他自己开发一个语言,爱尔兰语言,它是一种可以支持多并发以及我们说到的高可靠性的一个程序设计语言。这个程序设计语言不光在我们通信业,比如爱立信得到了应用,后来我们把它开源,在很多OTT厂商当中得到应用。他对爱尔兰的开发不光是对通信业,对我们整个IT行业有很大的促进。
爱立信最近也会跟大家汇报,爱立信有一个明星员工,他加入爱立信16年,已经获批的专利超过了一千项。我们中国的同事把他的故事放在这里,还有同事是李明,是80后,他在研究生毕业之后加入爱立信,从学生时代加入爱立信之后,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爱立信(中国)的一个大牛,或者大牛之一。他在过去三年当中已经有12项发明获得了批准,而且成为我们LTE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专家。不光是说到的爱立信全球的创新平台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基础或者一个资源的汇聚,经验的一个积淀,更重要的是爱立信的这个文化。爱立信文化最开始一点或者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尊重,给大家一个非常开放、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是奠定了爱立信一百多年来持续不断创新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以两个人物的故事作为汇报的一个结尾。希望爱立信作为一个全球公司,具有一个全球领先的产业基础或者技术基础,在这个跨地域以及跨产业的技术积累基础上,结合中国的资源,结合中国本土的创新,共同为中国的ICT发展以及全球的ICT发展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