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数传媒作为国内互联网电视七大牌照商之一,自2010年以来在OTT领域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探索。身为华数传媒的常务副总裁,乔小燕见证了华数传媒这几年在OTT行业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这几年来对行业的思考。
图为:华数传媒的常务副总裁乔小燕
互联网电视要从“零”开始,化茧后成蝶
历史不是包袱,是发展的动力
在互联网全面推动网络视听发展的时代下,乔小燕认为如果要让用户更爱看电视,就不要把历史看做包袱,而要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从零开始。 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用户体验,用户的体验从产品开始,而不是完全站在自身的角度看用户。互联网时代想要做出什么好的电视产品,一定得回归家庭,回归电视机终端,重新塑造家庭温情。
越来越好看,也应该越来越好用
以前的模拟电视很简单,一家老小都懂得使用。数字化以后,内容分享赶不上原来的模拟电视,发展了很多新兴的电视交互模式,让很多老人和小孩子反而不懂得怎么看电视。在互联网电视发展过程当中,从2011年开始就有了一体机,但是激活度不高。因为只是把简单的PC及简单的基于鼠标的体验搬到电视上,用户不喜欢而且不习惯。乔小燕认为新的互联网电视应该无需学习,零门槛操作。
增强用户体验应放在第一个位置
华数发布的新互联网电视,推出了大量轮播的产品。 华数首先发布了电影、电视剧、动漫、娱乐四个轮播体验的形式,后续还打算推出大量的轮播或点播的用户体验方式。这种方式能让家里的老人、孩子能够像看传统电视一样,同时又能够获得大量方便从头开始看,从零开始看的用户体验。
而在游戏应用方面,乔小燕表示华数希望打造好看,好用,好玩的家庭娱乐中心,并且跟电视台一起在新的媒体发展中寻求更多的合作。这样做一切都是为了让用户重新爱上电视,重新回归到其乐融融的客厅。
互联网视频行业畸形怪胎,OTT要谋定而后动
视频网站:表面风光,其实亏损很严重
不少互联网视频网站在美国上市,但从财务报表来看亏损都很严重。版权成本越来越高,带宽的成本越来越高,互联网视频行业似乎在走入死胡同。这实际也是互联网视频行业商业模式畸形的表现。中国的互联网视频产业一直很风光,风光的背后是大把烧钱,不能自己养活自己的尴尬,走开放道路的OTT会不会最终走到这条路上去?
从运营之初就要把商业模式考虑进去
乔小燕认为,OTT环境和互联网不完全相同,TV端比PC端广告价值高,互联网冲击再大,现在很多卫视活得照样精彩;另外需要产业链共同努力,从运营之初就要把商业模式考虑进去,不往死胡同里走。而在商业模式方面,一则提高产品体验,二则推进和运营商合作,因为这样的合作“商业模式相对简单”。
创新是目前的核心任务
目前互联网电视依然是电视融入互联网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一种形态,乔小燕认为基于互联网电视的内容、产品和企业创新是我们现在的一个核心的任务。让电视变得更简单易用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她认为简单易用中包含大量的技术创新,包含大量的后台支撑体系等等,所以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能够进行创新,让互联网电视产品体验变得更好。
三大策略支撑互联网电视业务发展
加强内容投入,增强用户体验
乔小燕认为优质的内容和用户体验是未来视频的核心。内容的投入是华数在资本运作之后投入的重点,也是华数最核心的根基和战略。而体验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网络带宽的保障,因此播放流畅、内容丰富是吸引用户的关键。华数还将加强与阿里的合作,在内容上与阿里的娱乐宝、文化中国等的内容合作,在终端上无论是天猫魔盒还是阿里云OS的联盟合作伙伴终端都会使用华数的互联网电视内容,这是华数扩大互联网电视用户规模的渠道和重要手段。
加强与广电运营商的合作,寻求更加多样化的合作模式
具体而言,乔小燕认为2013年底推出的“华数广电DVB+OTT产业链开放式解决方案”满足了各方的切实需求,因为在OTT时代,广电网络的危机日趋严重。在新的产业链变局下,存在着产品演进慢、用户体验差、标准不统一、版权资源少、应用加载难、单省网络改造投入不足、VOD业务发展困难等多种难题。
跨屏互联,充分利用用户资源
除了优质的内容和用户体验,乔小燕认为想要做好互联网电视业务,必须充分将互联网电视和移动互联网进行跨屏互联,将体验打通,最大程度的方便用户。因为华数与一般互联网电视运营商不一样的地方是,华数既有两千多万的有线电视用户,也有两千多万互联网电视用户和第三方合作的合作伙伴用户,因此跨屏业务能够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
乔小燕分析,华数还必须利用多种渠道扩大用户资源。如果没有大规模的用户群,再多的内容也没有竞争力,只有有了用户规模之后,才能在未来有更大发展潜力,才有资源做更大的投入。未来,华数传媒将继续坚持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带动产品、服务、管理和产业创新,加强上游内容优势,撬动下游终端覆盖优势,整合中游传输通道优势,并通过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整合,推进有线网络业务和新媒体业务的协同发展,打造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综合传媒平台。
不同运营商如何发展OTT
对于通信运营商,光网战略需要应用的填充,也想要通过OTT占领家庭终端用户,但是否与IPTV矛盾,垄断业务与开放业务是否存在竞争?如何降低成本?对于通信运营商都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乔小燕认为通信运营商应该把IPTV当做OTT的过渡形态,作为开放平台的应用之一。
对于广电运营商,OTT是需要丰富传输内容的,她认为广电利用Cable网络建设适合广电的OTT才是广电发展OTT的可行道路。
对于互联网运营商,虽然他们具有超强及低成本的互联网市场推广能力,具有巨大的用户关联,但缺乏牌照资源,最可行的建议仍是与牌照商进行合作。
对于集成播控方,他们正逐步树立在互联网领域的营销力,继续扩大规模,坚持自己的道路,必然能帮助他们在受限于体制和商业模式的当下,摆脱困扰。
网络电视所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2015年,进入了三网融合的最后一年,而之前,乔小燕也曾对网络电视在三网融合的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做过分析,并且给过一些建议。
三网融合加速电视的多元化发展,各网络电视面临大挑战
电视的传播途径非常多元化,三网融合更加加快了多元化的趋势。在传统电视台的受众群体逐渐萎缩的情况下,各地纷纷建设自己的网络电视台,但除了中央电视台,其他各地省台建设的电视台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建站成本非常高,第二推广分发渠道不清晰,第三内容丰富度不高,难以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网络电视台的概念并不仅仅是互联网上建一个台,乔小燕认为网络电视台概念是把传统电视台的内容以及改造适应多屏的内容进行不同的分发,是完整的跨媒体发展,是网络电视台的完整形态。
此外,地方网络电视台的商业模式也非常不清晰,传统网络电视台的概念是指在PC上的视频综合门户。土豆借壳上市,更多的视频网站借助资本渠道在充实现金流,没有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比较赚钱的视频门户在整个互联网界都非常少,国外是在非常良好的版权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具备竞争的条件。乔小燕认为,电视台建设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电视台,商业模式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成立,所以说基于互联网的视频模式非常不健康。相比之下,手机视频的商业模式还相对健康一点。
所以,传统的电视台在向三网融合迈进过程中,建设自身网络电视台的过程中,必须探讨合理的商业模式,而这个模式是希望传统电视台在互联网、手机、互联网电视几个领域把自己的内容和产品化的东西分发出去,探讨商业模式。
乔小燕谈如何建设网络电视台
第一,要有新的原则,不是盲目的大干快上,人家有我也有,要综合考虑影响力和投资回报。
第二,网络电视台建设要考虑新业态,多网络、多终端、跨屏幕。
第三,要有新的思路,稳步推进,降低成本,并行发展。
第四,新模式:集约化建设、共享资源、联合发展。
乔小燕认为传统网络电视台的建设模式应该采用集约化建设的方式,通过共享资源,联合发展。在集约化建设条件下,各地电视台拥有自己得力的网络电视台门户,得力的基于互动电视IPTV网点,独立的手机终端门户等。在三网融合模式下,传统的电视台从多网络、多屏幕去获取收益,比如互联网电视IPTV收入,手机电视收入,网络视频广告收入。电商网站的交易量非常巨大,网络电视台也可以吸引这些流量,利用网络营销,创造传统网络电视台可能形成的新的商业模式。
在DVBCN&AsiaOTT首次牵手GMIC举办的
GMIC2015—未来家庭数字娱乐峰会上,乔小燕将莅临现场为我们带来《华数精彩 化茧为蝶》主题演讲,让我们一起共同期待她为我们带来对OTT行业的最新思考吧!
责任编辑: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