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讯 3月24日,CCBN2015电视互联网技术创新论坛在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召开。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杨杰先生作了题为《积极推动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的演讲。
在报告中,杨杰副司长在现场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的进程及相关政策背景。首先,他提到了2012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国家基准公共服务体系的十二五规划。该规划阐明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也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工作重点。他说广电行业有非常多的基本公共服务,但对于政府来说还需要引导,十二五规划便是为了引导公共资源进行公共服务而制定的。因此,十二五规划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作为国家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指导性文件,也是政府依法行政、履行公共服务义务的一个重要依据。公共服务十二五规划突出体现了“学有所教,老有所德,病有所养”,意在解决群众基本的生活需求,其规范的内容涉及八个方面,其中包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等。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既属于基本公共服务,也可以列入其他部门的的规划里,如运输部门。
杨副司长通过一张图片来向大家说明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体系。他说道,大家一样都要经历从出生、受教育、劳动到养老的过程。而在衣食住行以及健康等方面,大家却有各自不同的需求。规划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我国公共服务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创新。他指出,这个文件最早是从地市出台的,明确指出了要保证城乡居民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着力增强服务供给能力,着力创新机制体制。最后,要加快建立符合国情且较为完整的,覆盖城乡的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了让每个公民都能获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必须强调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杨副司长认为政府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着手:
1)要以人为本,保障基本。在不同的阶段,基本的标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改变;
2)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应以公益性为主。可以借助政府及其他企业的力量来做好;
3)统筹城乡,强化基层。因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面向基层普通大众,所以要加强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4)体制机制的创新。如今的基本公共服务效果都不是很好,而且行业之间比较分散,必须要改革创新,提高效率。
介绍完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体系后,杨副司长强调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定义: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为了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他说,关于基本公共服务还有几个概念。一是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即基本公共服务在一定时期内能为既定的目标实现什么样的条件;另外一个就是均等化,即大家所熟知的,全体公民都能够公平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机会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就是包括标准及资源管理等等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形成的一整个体系。此外,杨副司长提到还有几个相关的部委或者相关的行业参与了这个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制定。他说道上半年由文化部牵头,25个部委一起起草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服务文化体系的意见。经过相关的25个部委共同提出意见进行修订,到9月份的时候才基本上形成一个正式的文件,之后上呈部级领导审批时基本通过了。因此在去年的12月份,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即基本上通过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会议的公告明确说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修改以及申报,在今年的1月份中办和国办两办发改委文件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并发送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执行。
该文件的附件包含一个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保存标准。服务内容包括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送地方戏,设施开放,文体活动,还包括一些乡村的文化站以及县里的博物馆。与百姓相关的主要就这几个方面。此外,还有一些服务内容涉及到广播电视。第一个是应急广播,这意味着应急广播已经纳入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第二个是广播。广播在目前模拟阶段将提供不少于6套节目,如果通过数字音频广播必须不少于15套,直播卫星必须不少于17套,电视方面则是通过直播卫星提供25套节目。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提供服务应不低于15套节目,其中有12套是中央台的节目,加上省地县各一套。这些便是基本服务不同的标准。去年,总局凭借该文件的意见找财政部协调之后,财政部才决定支持中央广播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究其原委,杨副司长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广播被纳入了基本文化公共服务的标准体系,从大方向和项目具体落实达成了一致;另外一方面,在2006年的时候为了增强农村广电情况,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即79号文。当时要求要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来解决财政问题,即中央省地县各种负责解决本级广播电视节目覆盖所需经费,而中央联合覆盖由中央台来负责。现在广电总局也在计划下达一个在数字电视时代的类似的79号文。
中央广播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支持中央的12套节目在全国的数字化的覆盖,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3套数字节目的CDR在市级以上的覆盖。2006年的发文提到要覆盖到县以上的转播台,该项目覆盖的点就是在那基础上再增加两套数字电视的设备,另外在青海和广西做了试点。由于此次经费是由中央财政转向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而且这次主要是支持设备的采购,并不支持地县的采购。所以乡村及乡镇级的覆盖并没有包含在内。当时青海和广西就具备乡镇覆盖的基础设施,包括网络等设施。杨副司长认为该工程完成之后将基本达到这些要求和内容,并且在推进广播电视的电子信息化方面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还将推动新技能的应用,如编码的DRA+,还包括CDR的标准建设等等。这几个方面都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成果,通过这个工程能够推动这个成果的定位。
接下来,杨副司长为大家介绍了中央广播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的基本的情况。首先,他通过图形示例直观地展现了中央广播电视体系架构。在这个体系中,广播节目由中央台进行负责,另外加上编码合用,通过识别器建立一个地球站,然后再把识别器放到地球站里面,之后通过卫星传送到各地,各地接收了以后再通过码流切换就是广播。CCTV的12套节目都包含在该体系里,这些节目因为有版权的问题而加密了。与广播的节目结构类似,节目由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进行处理,比如中央台确定的12、10、16是DRA的编码,因此用更深更高效的代码,不用DRA+的编码。继而杨副司长又通过PPT解释了这些标准。如DTMB的标准,视频的AVS+,音频编码在电视里应用的DRA+,在广播里面的DRA+。而地面播出的就是每个发射点的两套节目,规划出两个顶点,一共是12套节目。目前为止广电总局一直在争取这些节目的组合,12套节目便是采用4加8的方式。此外,目前还无法得到当地财政支持的一些节目也可以直接加进去。这样基本上就可以做到15套节目的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低标准。
说到工作量的问题,杨副司长透露现在工作量总共是6230部发射机,新增的是5846部,其中2008年到2009年装了384部,另外广西和青海还有1000多部小功率发射机。对于数字音频来说是在330座地级以上的城市对中机进行改造,然后启动PDR的试点工程。整个工程组织由总局和各地的各级的广电形成部门来负责,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的要求,总局负责整体技术方案的制定,然后组织工程施工工程建设。工程建设主要是指发射机相关的设备招标,工程招标需要很快就发出标书,因为标书已经在结构里面改完了,很快就能发出。同时,因为各地要根据招标的情况和总体技术方案制定各地的技术方案,所以整体方案包括各个台的技术方案也会下发。工程时间是按照两年算的,即从2015年到2016年,即要求在2015年必须把主要的模块都做完。杨副司长认为,这个工程结束以后大概能带来以下几个效果:第一,工程完工会明显推动我国的广播电视数字化的进程。因为工程完成之后,我国将一共有6500多部发射机。而广播之后再到电视,还要再继续争取经费,使得广播电视在乡村能有更深更广的覆盖。CDR只是一个试点,之后还要继续建设,扩大规模。另外由于中央财政的带动出资,带动了地方财政,即带动了省地线级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数字化的转化,然后促进地方数字电视的有序竞争。
最后,杨副司长提到,从原来广播电视的覆盖来讲,卫星地面和无线基本上是没有共同区域的。有线在城市地区,卫星在农村地区。无线原来是在古城,因为黄金的时间节目很少,质量也不好,所以无法作为主要广播电视覆盖。但是现在的节目多了,广电要求15套节目,而有的省会有不止15套节目,因此就会与其他的覆盖发生竞争。
责任编辑:饶军
为您推荐
杨杰直言NGB互联互通技术不成问题 难在业务互通
北京6月3日讯在近日举办的“2011年中国国际物联网论坛”开幕式上,香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研究院总工杨杰表示,NGB的网络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互联互通,网络一定要是通的,互联互通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电信号的互联,这并不难,难的是业务的互联互通。以下为演讲实录:杨杰: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峰会的组织者邀请我来参加这个会,物联网在广电的应用上也是刚刚的开始,今天我报告的内容主要是中国下一代电网建设和物联网的应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IT技术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和传统的电信行业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其他的传统的实体经济也都有影响,所以有了物联网的概念,在国际上大家都对未来的宽带经济给了高度重视,美国中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