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队伍继续扩张。昨日有消息称,第四批虚拟运营商牌照有望于本月发放,包括海航、富士康、联想、海尔在内的企业都可能位列其中。
虽然企业对虚拟运营商资质汲汲渴求,但残酷的现实是虚拟运营商难逃玻璃门,包括基建、定价权都不在自己手中,导致虚拟运营商用户数增长缓慢。羊城晚报记者从某虚拟运营商处获悉,三大运营商已给出官方数字,25家虚拟运营商总用户未达20万。业内人士认为,后进者也难逃被压制的命运。
超200家企业蜂拥而入
去年12月,工信部颁发了第一批虚拟运营商经营牌照,天音通信、京东、迪信通等11家企业成为虚拟运营商。今年1月,国美电器(微博)、苏宁云商等8家企业也获得了这一牌照。8月,又有6家企业获批入局。至此,国内虚拟运营商总数已达到25家。
在日前举行的2014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目前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牌照发放工作还在进行中,预计下一批名单很快就会发放。”据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透露,第四批虚拟运营商牌照有可能为:海航、富士康、小米等企业。
按照相关规定,参与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的企业数量并无限制。而企业对虚拟运营商资质也表现得异常热情,有消息称目前有超过200家企业申请。
前两批平均用户仅1万
前两批获得虚拟运营商资质的企业也已迅疾放号。6月份,包括京东、苏宁、国美(微博)、天音通信等企业都展开用户拉拢攻势,公布套餐价格,接受号码购买。
但昨日,记者从获得虚拟运营商资质的某家电连锁龙头内部人士处获悉,“号码卖得不理想”。该内部人士称:“前几天我还特意了解了一下,三大运营商的官方数字是,所有虚拟运营商的用户数加起来不到20万。”这意味着如果按照前两批一共19家来计算,每家的用户数仅1万而已。
昨日羊城晚报记者向天音通信了解其用户数时,迟迟未得到明确回复。“哪家的情况都差不多,期望值太高了,落差很大。”一位行业人士告诉记者。
虚拟运营商人士称:自己也不会买自己的号
“别说别人,就算我自己也不会买。”不愿透露姓名的虚拟运营商内部人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最大的原因是,虚拟运营商丝毫不具备价格、服务上的优势。
虚拟运营商本来从事的是三大运营商的移动转售业务,就是把运营商的资源设计成不同的套餐卖给消费者。但一位行业人士介绍:“资费实际上一点都不便宜,有时候我们的成本价甚至都比运营商的零售价还高。”另外,虚拟运营商号段的信号质量和覆盖范围也不尽如人意。
“毕竟用的是人家的通道。”上述人士感慨,虚拟运营商并不像外界预期般美好,三大运营商牢牢扼着虚拟运营商的喉咙。不过,也有相关人士表示,虚拟运营商更多地应该通过移动转售业务实现与其他业务的整合,促进其他业务的发展。昨日,苏宁、国美等虚拟运营商相关人士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目前还在探索。”
责任编辑:饶军
为您推荐
4G是一个契机 民营资本加速电信网络建设
几乎和上一次的逻辑如出一辙,在4G牌照发放之前,对运营商第五次重组的呼声又开始大面积地出现。很显然2008年的电信业第四次重组最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国家本希望通过三张牌照平衡三大运营商的势力。重组的红利已经消失了,但中国移动一股独大的局面仍未改变。但更令人难过的是,中国移动所谓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既未形成与其他两家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