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的融合才是真正的三网融合
2014-05-20 16:35:21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热度:
自2010年三网融合政策启动以来,业界对广电参与三网融合的模式做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后来逐渐将方向锁定在DVB+OTT这个方向上。OTT业务是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增值业务,包括BAT三巨头在内的在互联网上开展的所有业务均可称之为OTT,而OTT带来的数据流量中,视频数据占比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宽带网络的建设。那么,是不是广电只要建设一个带宽足够的宽带网络,弱化DVB基础业务,就可以实现三网融合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网络具备典型的马太效应,即规模越大越有竞争力。重要的是,互联网的价值在于连接网络上的内容,这方面同样具有马太效应,内容越丰富,吸引的人就越多,从而又会吸引更多的内容连接到网络上。人们通过联网的终端来获取网络上的信息。很显然,如果终端获取信息的功能受到限制,也就相当于网络受到了限制,这就导致网络受到“马太效应”的反向影响。
假设连接到网络上的终端受限,比如中国电信的网络只允许连接戴尔电脑,联通的网络只能连接联想电脑,后果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如果这样,引发信息产业浪潮的互联网产业依然停留在20年前。现在,智能手机和PC都已变成了互联网终端,智能手机超出预料的快速替代功能手机,形成了巨大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由此看来,功能单一且技术封闭的有线机顶盒或将成为阻碍有线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因为开放是互联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终端融入互联网的前提是终端技术的标准化和开放化,实现各种技术之间的融合,形成新的业态,实现三网融合目标,换句话说就是只有终端的融合才是真正的三网融合。
正处于转型期的有线电视产业,需要各方凝聚智慧,共同确立一个正确可行的DVB+OTT发展道路。5月25日,第十五届全国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NCTC在济南召开,泰信电子将携新产品亮相,会上将重点讨论2014广电发展DVB+OTT的十大思考,并启动有线电视智能机顶盒市场化推动工程,为广电三网融合铺平道路。基于下载CA的有线机顶盒虚拟化在广电DVB+OTT终端中起关键的作用,有线电视应该从捆绑终端向捆绑业务过渡,消除阻碍广电机顶盒终端与互联网融合的各种技术障碍与机制。
责任编辑:饶军
为您推荐
三个网络将在TCP/IP的基础上实现融合中国政府公布的十一五(2006-2010)规划中,首次将通讯网、数字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这一重大技术动向写入其中,政策壁垒的坚冰开始融化。十一五规划写道:“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但对中国电信业的走向却是一个极其重要而敏感的变革征兆。以此为契机,基于宽带的3C融合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将成为整个信息产业2006年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三个网络将在TCP/IP的基础上实现融合,网络层可以实现互连互通,业务层相互渗透,使话音、数据和图像这三大基本业务的界限逐渐消失。中国市场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重要的政策壁垒的打破,必然带来
[2009年7月]付费频道名录业务序号开办单位名称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家庭健康2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购物3中央电视台卫生健康4中央电视台风云足球5中央电视台高尔夫网球6中央电视台央视文化精品7中央电视台风云音乐8中央电视台第一剧场9中央电视台怀旧剧场10中央电视台风云剧场11中央电视台世界地理12中央电视台电视指南13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14中央电视台女性时尚15中央电视台中视购物16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奇观17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
随想:以电视互动业务为支点的全业务运营发展思维开放,开放,再开放------随想以电视互动业务为支点的全业务运营发展大势天下大势:混局2008-2009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历经3年多激烈的内部争论之后,低调的中国电信业监管机构终于敲定了价值达7280亿元人民币(合1050亿美元)的重组方案。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600050)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同时发放三张3G牌照,支持形成三家拥有全国性网络资源、实力与规模相对接近、具有全业务经营能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市场竞争主体。而较早前,政府发布了08年的1号令,鼓励以往一向保守,谨慎行事的广电行业融资发展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