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省委书记钱运录明确提出了“五个突破”、“一个跨越”的发展思路,其中一个“突破”就是“在先进文化建设上实现突破”,同时钱运录书记还在报告中提出了“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的要求。如何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谋划和推进广播电视事业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是广电系统一直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刚刚结束的全省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明确了黑龙江省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方向: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守党的新闻舆论阵地,实施人才战略、精品战略、新媒体战略,全面提升广播电视实力,在建设边疆文化大省进程中,把黑龙江广播电视打造成为支柱型多元强势传媒。
在边疆文化大省建设中,全省广电要一马当先,以创建广播电视强省为目标,锐意进取、善谋实干,打造舆论引导质量高、事业发展水平高、产业发展效益高的现代传媒,力争三到五年进入全国广播电视的强势阵营。
牢记广电使命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广播电视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和最根本的任务。全省广播电视系统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精神及省委宣传部的部署,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作为全部工作的主线,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构建和谐龙江、建设和谐文化,认真组织好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典型的宣传报道。推进宣传内容、宣传形式的创新。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话筒和镜头更多地对准基层、对准群众,用生动的语言、感人的事例、鲜活的形式,反映群众的新实践、新创造。提高节目的创新性、栏目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增强广播电视的引导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打造广电品牌
未来传媒竞争,首先体现为品牌的竞争,谁拥有了强势的品牌,谁就会在市场上拥有主动权。未来三年,黑龙江省广电将以频率、频道资源为基础,创品牌,上精品,推新人,打造全新的传媒形象。以具有龙江特色的广播电视主品牌为核心,融合龙广、龙视、龙网、龙塔及平面媒体、移动媒体、龙字号的会展、实业和公益活动等子品牌,立体化打造品牌,形成“以卫视为龙头、以地面频道频率和新媒体为两翼、以延伸产业为龙尾”的品牌战略格局,全面提升黑龙江广播电视的核心竞争力。
以品牌节目为核心,把黑龙江卫视打造成全省广电产业的龙头,黑龙江卫视将扎根本地,立足全国,在细化的市场中,找准定位,并按照“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塑造“龙视”品牌形象,扩大媒体传播的影响力,跻身“全国性媒体”行列,进而带动全省广告创收和实力地位的提升。
开创广电“蓝海”
在以品牌为核心,打造传统广播电视竞争优势的同时,未来三到五年,黑龙江省广电还将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价值为基石,开创黑龙江广电蓝海,推动广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建成“上天、落地、进户、入心”的覆盖新格局。着力建设四张网:一是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二是无线数字电视网,三是1365广播网,四是无线广播电视网。全省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最终形成以无线数字发射、有线多功能数字传输、卫星广播及无线传输为支柱的现代化立体广电传输覆盖网。
依托无线数字覆盖和有线数字覆盖,积极开发新媒体,发展新业务,抢占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大力拓展网络广播电视、无线有线数字电视、无线数字广播、手机广播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以及播客、博客等视听新媒体业务,为受众提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电子医务、电子教务等多种智能性、互动性、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不断扩大广电
为您推荐
广播曾经风靡一时,但后来却越来越边缘化,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似乎又开始促使广播焕发出新的活力。3月28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北京电台)宣布将在4月18日开始试播数字广播节目,预计今年下半年还有六套节目播出。据介绍,首次试播的是一套“世界音乐”节目,据说可以和CD的音质媲美。从AM(调幅)到FM(调频)到现在的DAB(数字音频广播),广播又一次的革命开始了。但数字广播的野心绝不仅于此,在DAB基础上的DMB(数字多媒体广播),也就是能同时传输音频、视频和数据业务的新网络,才是它最终想要做到的。数字广播主要有DAB、DMB和数据广播三大应用,而DMB最大的市场就是手机电视。在3
日前,天津市物价局召开了制定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收视费标准听证会。根据国家发改委《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的规定,经有关方面推荐,市物价局聘请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有关专家学者、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消费者和社会各界代表21名人员为听证会代表,听取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提出的制定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收视费标准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公开论证。经自愿报名申请,本市5位市民参加听证会旁听。
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主持的“基于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的数字视频广播编码播出与接收系统”12月14日在北京通过专家技术鉴定。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完成数字视频广播系统的技术构建。这个项目由联合信源数字音视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牵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北京算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包括5位院士在内的14位专家参加了该项目的技术鉴定。专家组认为,这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