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5月,大批虚拟运营商排队放号,170号码扎堆上市。民资大举进军移动通信转售市场的同时,对宽带市场也“虎视眈眈”,二级宽带运营商近期更是动作频频,加速布局宽带应用市场。歌华有线日前发布公告称,获得授权负责具体开办移动通信网手机电视内容服务和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加快向新媒体转型;鹏博士则加快了多元化发展步伐,鹏博士集团电商平台——长城宽带商城正式上线,探索O2O市场布局。从宽带接入业务向融合性应用市场拓展,既是市场趋势,也凸显其对宽带市场的企图心,对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令“最后一公里”的争夺升级。
多数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工信部将研究完善接入网试点方案,预测最终方案有望在年内出台,工信部则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接受企业的业务申请。民资进入宽带市场准入放宽,将刺激更多企业涌入,民资要真正发挥鲶鱼效应盘活市场,亟需破解“最后一公里”、监管跟进这两大核心问题。
另辟蹊径
同移动转售业务首次破冰不同,民资进入宽带接入市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除鹏博士、方正宽带等这些较知名的企业外,各地还有许多小宽带商,主要从一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手上配得一定数量的带宽并转售给用户,主要从事宽带接入、转售及增值服务。近期部分二级运营商更是加快了宽带融合性应用的拓展,提升渠道变现能力。
歌华有线在宽带市场动作不断,近期宣布将推出110兆家庭宽带产品,同时还推出4K极清宽带电视。同时,作为以传统视频传输为主业的综合信息服务商,歌华有线将开办移动通信网手机电视内容服务,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办歌华互联网电视,通过运营和管理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平台,进军手机电视和互联网电视业务是其新媒体战略的重要一步。
无独有偶,另一家民资宽带运营商——鹏博士则大力推广大麦盒子,计划向用户免费赠送100万台以上的大麦极清盒使用权,以此作为拓展宽带接入市场的重要补充。据悉,鹏博士收购长城宽带后,在2013年净增151万户宽带,累积达到616万户。其中50M以上高ARPU值用户达到了133.7万户,占比21.7%。大麦盒子,成为今年鹏博士加快宽带融合性业务拓展的利器,旨在快速扩大宽带用户规模,通过ARPU值的提升和用户基础的扩大,提升企业增值业务业绩。
这两家企业的举动只是市场发展的缩影,随着国内互联网业务的爆发和流量的飙升,民资背景的宽带运营商纷纷打起融合牌,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拓展宽带融合性业务,这不失为民资宽带运营商适时转型的上策之选。宽带接入的业务模式相对简单,对其再开发利用的空间有限,民资发力宽带融合性应用,其意义正如鹏博士所言:“盒子只是拉开序幕,用户的价值和渠道变现的能力将被重新认识。”
“最后一公里”事关后市
目前二、三级运营商基本上是民资性质,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及服务水平的评价并不高,但民资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特质,在市场竞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电信业知名分析师马继华表示,宽带接入的放开对于一些企业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特别是雄心勃勃的互联网电视公司和智能家电的制造商们,也会有利于一些以企业集团市场为服务对象的信息化公司。
业内普遍认为,一旦民间资本获准从事宽带接入业务,在市场竞争带动下,民间资本企业、三大运营商将有不同分工。接入网业务作为从基础运营商的骨干网络到连接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因其具备天然垄断性而成为宽带建设与发展中备受关注的焦点。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接入网开放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租赁模式、自建模式、完全分离的建设模式。无论是民资自建网络,还是租用网络,民资企业都必须考虑投入产出比以及赢利模式,也绕不开“最后一公里”话题。对于广大民资来说,如何生存则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王凯表示,“最后一公里”是宽带运营商锁定用户的有力手段,因此民资能否把握“最后一公里”事关发展后市。
如何在以“国家队”为主的宽带接入市场竞争中打开突破口,市场细分将成为民资进入宽带接入市场的竞争利器,也是民资凸显自身资源优势的杀手锏之一。民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用户和市场占有率,把自己的产品打包进宽带接入业务一起推给用户。例如,在原来的宽带服务上,加上诸如视频、电商购物等业务,民间资本企业将补贴宽带投入,进而在增值服务上获得收益。预计民间资本将更多的在前台设计产品,例如歌华有线与鹏博士深度挖掘用户价值,在拓展宽带融合性业务上做文章,成破解“最后一公里”困局的关键,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监管更趋复杂
“最后一公里”竞争,或加剧监管难度。宽带中国战略分三个阶段,2013年底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主要是挖潜,真正攻坚是2014—2015年的第二阶段,重点在行业监管和引入新的资本方面有大动作,这与业界预计民资进入的时间大致吻合,这就给行业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
宽带接入市场早就有不少民资宽带运营商的身影,但由于二三级宽带运营商在本地服务、网络建设以及后端的IDC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和投入差距,民众对其服务质量与宽带质量评价并不高。此前,业内曾出现过少数驻地网运营商收足年费后“失踪”,“假宽带”引发的宽带质量问题更是成为投诉焦点。此外,“进区入户”也成为监管一大难题,物业开发商对运营商进入设立高门槛,或物业开发商与某运营商签订排他性协议,使得“最后一公里”争夺充满了火药味,无序竞争为市场发展埋下隐患。
预测宽带接入市场大规模向民资开放后,希望成为宽带服务商的民资企业不少,监管将更趋于复杂。宽带属于公共基础设施,但民资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其社会责任承担能力有限,因此在承担普遍服务方面存在短板,这也恰恰是推进国家宽带战略落地、维护用户利益所不能忽视的层面。有业内人士建议,民营企业规模日渐增长,需要进一步给予合理疏导和管理,以利于宽带市场有序发展,同时规范运营商与民营企业的市场行为以降低市场成本,从而让利于民。
民资进入宽带市场已是趋势,要真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最后一公里”、监管跟进都是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也是民资能否发挥“鲶鱼效应”推进市场良性竞争的关键。
责任编辑: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