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打击盗版涉黄的净网行动搅动了视频行业。凭借P2P技术多年来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快播第一个中枪,上个月总部突遭警方调查,随后触礁的新浪被吊销了视频牌照,迅雷云播也“适时”地关闭。
互联网视频草寇时代已然结束,快播用“涅槃宣言”表明从技术转型原创内容的决心。艾瑞视频行业分析师徐昊在接受记者记者采访时认为,视频行业最关键的还是内容,对于平台型的视频网站,要么买版权,要么自制,而当下主要的营收还是靠前者来贡献。天使投资人杨宁指出,对于无力“拼钱”竞争版权的创业公司来说,做专业的内容提供商或者发力巨头仍没摸清门路的移动视频U G C分享,都是未来的机会所在。
继续“拼爹”买版权
记者:P2P模式让快播一度崛起,尽管一直强调只做技术、不做内容运营,但终究撇不清跟盗版的关系。怎么看这种模式?
周娟:P2P模式的确是市场需求的产物,技术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是不侵犯版权方的权益,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服务。
徐昊:P2P有技术上的优势,当年PPT V、PPS也都是这模式,但到了现在,优势已经不大了。尽管内容丰富,但肯定充斥盗版,风险较大。快播一直营收那么高是个另类,事实上,对于P2P模式的企业,广告主一般都是对认可有限的。本质上看,视频行业最关键的是内容,用户都是跟着内容走的。
记者:那转型版权内容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査立:买版权就是“拼爹”,靠砸钱保持流量,那都是人到中年衰退、缺乏创新的表现,实质上还是传统电视媒体的模式,互联网模式就应该是长尾、免费的。对于缺乏背景和资源的草根团队,就没必要去想什么竞争版权了,不如把更多精力放在创新。
徐昊:如果要转型内容,那做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会涉及到版权,花钱买版权在所必然。
这是视频行业的门槛所在。PPT V引入苏宁的投资,也是解决资金上的问题,因为要留在主要的竞争圈里,必须有资金支持。实际上视频行业还是典型的媒体,短期内还是靠版权内容来变现。
加码自制博差异
记者:现在的视频网站,版权内容竞争最终也是难免陷入同质化。在内容采购和延伸合作上,有哪些可探索的模式?
徐昊:如果走版权这条路,就要购买独家内容,提高用户聚集性,这样才能产生较高的广告价值。另一条路是自制内容,不但成本低、周期短,毛利比起版权内容更高,而且能树立品牌、提高用户忠诚度,后期还有内容营销的空间。现在主要的竞争者都把大部分的资源放在自制方面,缓解同质化的困境。
现在主流的优酷土豆、爱奇艺、乐视、搜狐视频等,都有自制剧、自制综艺等等,这虽然是大方向,但还需要一定时间发展,毕竟从产量和质量来看还远远没法跟版权内容抗衡,主要的营收贡献还是靠版权内容,所以目前来看还是两条腿走路,自制内容要产生相当的营收贡献还有比较漫长的过程。
周娟:对于媒体平台型的视频网站来说,内容永远是最核心的竞争力。目前,视频行业除了加大独播内容的版权采购之外,联合自制或者是完全自制,甚至直接投资上游内容产业是视频行业内容竞争的趋势。像56网,2014年规划的一些重点项目将与电视台合作,双方联合投资、联合出品、联合发行,甚至联合招商。此外,我们也将继续加大完全自制内容的投入,预计今年用在“56出品”自制内容上的投入达到1亿。我觉得,未来视频网站会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内容自制能力,进一步向内容产业上游渗透,各种类型的精品节目、大电影都是未来的方向,未来的视频网站一定不只是内容播出平台,也会是重要的内容输入方。
UGC待爆发
记者:如今视频类网站已经形成巨头的格局,圈走了大部分的用户,对于创业型公司还有哪些机会和空间?
徐昊:视频行业对于创业企业还是有一定门槛的,如果想做平台型的视频网站,已经没什么机会了。但是如果作为产业链的一环———内容提供商,做一些微电影、专业短视频还是有机会。这样的公司很多规模都非常小,比如优酷土豆旗下就有很多这样简单的工作室,连制作公司都算不上。但对于他们来说,跟大机构合作在资金、资源上都会得到扶持。
杨宁:做专业内容制作这个方向我非常认可,但作为内容制作方拼的是创意。另外,我还看好U GC,让用户分享自拍的视频内容。这块腾讯微视、新浪秒拍都推得很猛,但始终没找到用户的真正痛点,明明拍视频、分享视频的需求,在国外也有Vine和Insgram e这样的成功案例,但就是搞不懂国内为什么就做不起来。
査立:机会一定是有的,但没有必要硬拼内容播放平台。我一直不认为视频行业格局被巨头敲定了,创业公司的竞争力在于创新,小团队轻装上阵,往往可以冒出些新点子。类似微视U GC的方向可以尝试,利用用户上传的视频组织内容和定位。另外,视频行业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创新对象,像YY也是视频平台,原来做音乐,现在上面是大量培训、教育内容,用户在上面通过语音、文字和视频进行实时互动,规模不比优酷小多少。
移动端试植入
记者:移动化也是视频行业的趋势,创业企业在移动端会不会有更多机会?
周娟:尽管视频行业集中化程度正在加强,但我觉得这并不意味着创业者的机会越来越少,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空间还很大。最近,工信部公布了2014年3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达到8.5亿多。在移动互联网视频市场,目前还没有形成像PC端那样的巨头把控局面,随着带宽的增加、4G的快速推进、智能终端的普及,巨大的用户市场必然有多种类型的视频细分服务需求,留给创业者、创新型的机会还很多。
杨宁:目前视频在移动终端普及率还是不够高,拿手机看视频的人没有拿Pad的多,更没有在电脑看得多。普及率不够高影响商业化,不过这也正是未来可挖掘的地方。
移动端的商业化格局会跟PC端不一样,新平台必须要有新的表现形式。视频盈利最大来自于广告,但问题是屏幕太小,展现效果没有PC端好。新的收费模式,我看好付费点播。提到付费,很多人担心用户的习惯没培养起来,不过我并不担心这点,因为我们顾虑的只是第一批互联网用户——— 他们生于上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初,在90年代末开始接触上网,这个群体很多喜欢找便宜,到处找盗版,为此花再多时间也愿意。但是现在的主流上网人群是85后和90后,他们找视频根本不愿意那么费劲,看到好内容就会愿意付费,结合国家收紧版权的方向也是这样。另外,植入广告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像去年热播的微电影《女人公敌》,就是互联网电影集团跟聚美优品合作的,用电影引流电子商务销售,获得非常可观的收益。未来,这种模式我觉得远比硬广告和付费点播的潜力大。
责任编辑: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