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转售牌照发放,忽然发现出现了很多经济学家,都在研究这些虚拟运营商如何盈利。
其实,大可不必操心,企业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不可能不求所得,而基础运营商显然不会给出超低的结算价,虚拟运营商如果定价太低,就得自掏腰包(套餐还可能受基础运营商和监管部门影响)。
那么为什么最近来自虚拟运营商的亮点那么多呢?而且有些甚至是直接利用媒体对基础运营商的质疑做文章。他们真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虽然虚拟运营商没有了高额的网络建设成本分摊压力,但一些基本的规则还是要保证的。那为什么他们会那么做?图上这家公司一下打出这么多“中国第一”,难道真能从基础运营商那里“挖很大一块肉下来”吗?显然不能,这也不是他们的目的。
实际上,这是中国虚拟运营环境造成。由于早不发牌,一次又发太多。那么企业只能走这么三部曲。
第一步,争眼球。反正爆一两个观点,开一场发布会,也花不了多少钱,因此大家就争曝光率,发布会都开到北京,哪个话题热闹就往哪个上靠。尤其是一些小的,原来不被大众知晓的运营商,必须争眼球,实际上,对有的企业来说,从性比来说,这对其品牌曝光度提升远胜过其他方法。反倒是一些投入大,真想做事,还在按照原来的规划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往前走。
第二步,争用户。还是怪一次发牌太多了,潜在用户规模有限,僧多粥少,只能抢了。从下月开始,各种花样都会出现,各种圈套也会陆续出现,相信监管部门会忙得双脚朝天的。这步相信很多企业也会控制投入,采取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好,船小好掉头的做法。
第三步,才是争收益。这估计是明年的事了。
前两步,相信大多企业不会投入太多,因此,外界也就没必要担心了。需要担心的是3家基础运营商 30家虚拟运营商,N对M的复杂合作关系,如何理顺。市场的交给市场不行,监管部门过多行政干预更不可靠。如何保证不伤害最终消费者的利益,确实是一个难题。
责任编辑:饶军
为您推荐
4G是一个契机 民营资本加速电信网络建设
几乎和上一次的逻辑如出一辙,在4G牌照发放之前,对运营商第五次重组的呼声又开始大面积地出现。很显然2008年的电信业第四次重组最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国家本希望通过三张牌照平衡三大运营商的势力。重组的红利已经消失了,但中国移动一股独大的局面仍未改变。但更令人难过的是,中国移动所谓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既未形成与其他两家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