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网络的成熟、移动互联网OTT业务的兴起,使得运营商渐渐失去了在网络信息产业链的话语主导地位,边缘化现象日渐明显。随着4G网络牌照、虚拟运营商牌照的发放,伴随着云计算技术及移动互联网创新型业务的快速发展,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基本环节,能否审时度势地思考整个信息产品链并重新定位;能否提供更快、更好、更加智能的新型网络管道;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快速、个性化的服务;能否转变思路通过积极合作开拓新的业务、找到新的盈利点、拓展新的营销渠道;能否借助于流量销售开展新的经营模式,变管理为服务、借流量提增值;能否借助新的网络技术和业务形式提升电信ARPU、提升用户黏性……这些问题给运营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过,其中也蕴含着机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手里还有几张牌?
LTE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颁发了LTE(TD-LTE)经营牌照。目前,三家运营商都已经开始4G TD-LTE的正式商用。然而,LTE正式商用只是运营商基础网络演进的开始,LTE的产业化成熟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运营商借国家政策之力进行持续性推动。
众所周知,4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容量高的特性,4G的商用可以为用户及业务提供者提供更加宽广的高速公路,使用户的业务体验性更好,业务的提供者也可以设计并提供更加丰富、交互性更强的创新型多媒体实时业务。然而这并不容易,首先,运营商提供一切服务的前提是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网络基础,把4G网络覆盖做好是提升客户体验的前提,因此持续有力地推进LTE网络覆盖及优化是运营商目前面临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也是运营商回归本位的基本工作。其次,3G的普及使得运营商逐渐失去业务的主导权,沦为管道,而4G的商用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也加速了运营商的管道化趋势,如何将管道化趋势演化为管道化经营,转被动为主动,是运营商当前亟待突破的重要难关。
虚拟运营
工信部于2013年出台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开启了电信行业向民间企业开放的重要篇章。电信行业的开放将促进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打破电信基础服务的垄断情况,使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加廉价、个性化及优质的服务。对运营商而言,竞争中存在机会,机会中也存在压力。
在引入移动虚拟运营商的初期阶段,由于虚拟运营商需要抢占用户及推广业务,因此必然会采用降低价格的策略吸引用户,进而引起电信资费的下降,从而进一步降低运营商ARPU。同时,随着国家取消电信资费的审批制度,运营商也在思考自身定位的转变,由价格的主导者转变为协商者。日前中国电信发表声明,将允许虚拟运营商自主制定和调整电信资费,并允许其正式运营后,根据市场情况经过双方协商后下调资费水平。从国家政策及长期趋势来看,移动转售业务的开展将促进电信行业的竞争,继而促进电信资费的下降。资费的定价机制将交给市场,运营商不得不转变自身的思考及行为方式,促进内部体制改革,根据市场的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定价方式、切实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
从目前拿到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来看,他们在各自的业务领域都具有很强的渠道能力、品牌影响力及对应的客户资源,尤其是部分企业拥有天然的互联网基因和创新能力。因此,传统运营商在引入移动虚拟运营商后,需要在与这些企业的合作中不断学习和借鉴虚拟运营商的渠道优势与营销能力,提升传统运营商的客户覆盖范围,扩大电信产品的识别度及市场份额,同时增强自身的营销、管理和创新能力。
从长远来看,虚拟运营商的引入也会给传统运营商的网络带来新的负荷,因此对基础网络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运营商需要借此机会不断提高网络覆盖率及网络的服务质量。
移动支付
中国电子支付业务增长迅速,其中移动支付业务保持高位增长,2013年移动支付业务为16.74亿笔,金额达9.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86%和317.56%。移动互联网支付是争夺网络流量,实现流量转增值服务盈利的重要入口,因此运营商、电商、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入移动支付领域,抢夺移动互联网的支付入口。电商有支付宝、社交互联网公司有微信理财通、搜索互联网公司有百度、运营商有翼支付、沃易付及手机钱包等,4G牌照发放后,中国移动更推出“和包”支付品牌。
运营商的移动支付产品有其特定的优势,首先,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便于在用户基础上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其次,运营商掌控了大部分的终端、手机卡的发放、售卖权利,便于利用终端及手机卡优势推广移动支付业务,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增加用户黏性。最后,运营商每个用户每个月预存话费相当于往运营商的资金池定期划钱,便于运营商开展移动支付功能。
同时,也应看到相比于电商及互联网公司,运营商移动支付也存在着强大的竞争对手及不足。支付宝的应用场景涵盖了淘宝、天猫、水电煤气交费、转账付款、金融理财等人们日常生活的应用场景,而且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也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使得用户在商品消费方面对它的依赖度极高。微信的理财通则依赖于微信的强社交属性及原有的QQ用户基础,迅速提升账户绑定量,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同时,移动互联网公司都在整合线下线上服务,使得线下商业机会与移动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移动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相比较而言,运营商移动支付支持的应用场景也不少,但还缺乏支撑移动支付发展的典型应用场景,用户的黏性还不够,未来移动支付的关键是将线上和线下应用场景进行整体整合、覆盖,加强市场的细度划分,找出适合运营商发展的支付业务场景。
流量经营、创新型业务及大数据
流量经营:一方面OTT业务的发展以及4G网络的升级换代促使运营商管道化现象愈加明显,另一方面传统语音和短信业务快速萎缩,管道智能化、流量经营深度化成为运营商必须面对及解决的问题。从联通推出的微信沃卡可以看出,运营商对OTT业务的态度已经开始由排斥转为积极合作并开始迈出坚实的一步。运营商通过向OTT企业开放自己的管道能力、提供差异化的网络服务可以增强管道的承载能力和附加增值能力。合作的前提和重点不是掌控或夺回主导权,而是促进各种资源的聚合,形成产业链的各方共同增值。同时,运营商也需要找准市场需求的差异度,避免与大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直接竞争及自营的互联网应用被边缘化。
业务:业务创新也是电信运营商转型抓住机会的重点之一。面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日益发展和短彩信、语音业务的不断萎缩,运营商不得不从自身改革做起,通过共享网络、应用及渠道资源,开辟新的业务领域,逐步推出融合的共生型应用。
目前,融合通信业务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业务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运营商采取的与移动互联网公司竞争的最新方式。日前,在201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召开的GTI峰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发布了《下一代融合通信白皮书》,表示即将启动融合通信端到端系统测试,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启动现网测试,力争在2014年第四季度实现试商用,2015年年中实现融合通信的全面商用。无论中国移动的业务创新是否成功,其选择的路线都不失为一次大胆的创新改革,更重要的是其创新的决心及恒心。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及4G网络的商用为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其一,运营商在数据的真实性、广泛性、品牌性方面有着比较强的优势;其二,运营商天然拥有海量的用户网络数据及业务数据,重点在于协调跨部门合作进行数据的快速收集与深度挖掘。但从另外的角度考虑,运营商的数据深度要逊色于掌握最终端数据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运营商可以借与移动互联网公司、虚拟运营业务合作的方式获取更精准的用户行为数据信息,应用于精准营销,为运营商内部其他自营业务做后台支撑,比如重点针对运营商推出的流量经营类产品做用户行为分析。另外,运营商可以将大数据业务开放给第三方,广泛参与业务的营销环节,将传统运营商的内部价值转化为市场资源,将运营商内部资源优势转化为对外的经营优势。
责任编辑: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