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技术制式,4G商用的新技术环境
工信部在12月16日下午低调的向三大运营商发放了三张TD-LTE的牌照,开启了中国4G商用的大幕。与2008年的3G牌照不同,这一次三大运营商所获得的是相同的网络技术制式的牌照,看上去这一次国家并没有考虑此前有运营商提出的升级的成本问题,也没有考虑前期已经公布的FDD的频段的影响。
这对于中国的通信行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产业环境,改变了过去的不同的运营商运营不同制式的网络的现状。这既是中国自身创新战略的需要,也符合长期的技术演进趋势,即不同的无线技术趋于融合和统一,到了4G时代主要的不同只剩下了在物理层技术上不同。
其实对于中国通信行业来说,这或许意味着一些蝴蝶效应会显现出来。
4G加速商用有利于中国加强在全球通信行业的话语权
公开的数据显示,,全球有83国家已商用LTE网络,全球合计有222个商用网络,而到2013年年底将有93国家商用LTE网络,LTE网络将达到260个。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全球LTE用户数达1.26亿户。
如果以2009年挪威和瑞典的LTE网络作为全球4G启动标志,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全球的电信运营商都在致力于谋求建设具有更高的无线带宽的新一代网络。
市场的需求和全球运营商商用的推动,为全球电信设备制造业的复苏带来新的机遇。但是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市场空间来看,国外的商用LTE网络还远不能与中国市场相比。
可以说,中国市场的通信市场格局将决定在全球的话语权。显然,在此时启动4G的商用,且是以先发TD-LTE制式的牌照给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方式,将会对全球的电信管制当局带来巨大的典范作用。
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的需求虹吸能力,在一段时间之内全球的电信设备制造巨头,从芯片、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的巨头们都不得不为了在中国市场获得市场份额而做出技术路线的战略性调整。
以苹果的终端和高通的芯片为例,时至今日也开始支持中国的3G标准。笔者认为,这与中国政府在对TD-LTE上的态度不无关系。
在4G牌照上给出的清晰的政策信号,使得一些人的在技术路线上对抗的幻想彻底破灭,而不得屈从于现实的经济压力。
我们必须承认,在信息技术领域,欧美的知识势能还是要远高于中国,无论是在技术的领先性还是体系的完备性上,中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对于中国的自主创新来说,唯一可行的路径就是使欧美的知识能够为中国的需求定制,从而以市场空间换取技术。
4G加速商用,尤其是保持在一段时间内单一TD-LTE制式,既能够创造中国企业与欧美企业以竞争的方式加快知识的交换和学习。
4G加速商用有利于中国电信管制的顶层设计优化
三家运营商获得三张制式相同的TD-LTE牌照,从中长期的时间来看,将会使得中国的电信行业竞争格局趋于更合理。
在中国的电信改革史上,技术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混杂使得电信行业的管制目标处于混沌状态,以至于行业管制的顶层设计始终进展不大。
以电信法为例,尽管业界多有呼吁,并已经提交到了人大的审议的阶段,却也始终是闻声不见人。作为一个处于屡屡改革的前言,无论技术和市场发展如此迅速的行业,缺少“行业性宪法”,不能不说技术因素作为管制的工具发挥了不好的作用。
在4G时代,三家运营商获得相同的技术制式,对于行业监管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这是因为对行业监管部门而言,可以把影响管制目标技术层面的因素剔除,从社会公平和行业效率与公平方面展开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
即无需再把无线网络技术作为不对称管制的工具,让市场的选择回归到市场。所以中长期内,行业监管部门就可以考虑出台更加严厉的抑制主导运营商的市场地位的管制措施,比如市场份额限制,或者携号转网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
而对为了追求不合理的市场利润而引发的非常规市场竞争行为或许也会被管理层纳入严格管理的范围。
即技术的趋同,将使得监管部门可以专注在运营商之间的公平竞争、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公平服务,以及可以观察三大运营商的比较竞争效率。
随着中国移动开放固网牌照,以及基于资费的不对称网间结算政策的出台,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开始真正的进入全业务运营时代。
短期内中国移动竞争优势明显
在短期之内,中国移动将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在2013年,TD的终端成本大规模下降,中国移动自己也推出了自主品牌的千元智能机。
在终端方面中国移动重新获得了优势。而最近在广州召开的全球开发者大会则显示,随着中国移动降低对多模多频的要求,在2014年千元的4G智能机将可能会普及。
与2008年3G牌照发放的环境不同,从终端巨头苹果、三星到国内的中兴华为酷派,乃至一些小品牌,都已经能够提供无制式差异的体验良好的智能终端。
而在4G网络建设上,中国移动经过这两年的不断建设,早已经领先电信和联通。在拿到4G牌照后真正具有商用能力的恐怕只有中国移动。
公开信息显示在2013年年底中国移动的4G基站将达到20多万,而明年的计划是要达到50万。
但是对于其他运营商来说,也并非没有选择。
以中国联通为例,受限于资金实力,通过3G网络平滑升级为42M的方式是投资收益比最佳的选择。此前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先生曾经表示升级为4G网络时只需要100亿元。显然对3G网络升级42M将会小于这个数字,这是中国联通能够负担得起的成本。
广东联通早在10月底就已经宣布全省3G网络升级42M,近日中国联通总裁陆益民先生又一次表态要加强全国的42M的网络升级。
以3.5G的42M网络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辅以TD-LTE的热点区域覆盖,对于中国联通来说或许是可行的选择之一。
4G将会进一步加深运营商的管道化
4G的到来,不会改变电信运营商向纯管道逼近的趋势,反而会进一步加速电信运营商变成一个比较纯粹的管道工。
这是在无线领域的技术进步导致产业分工进一步精细化的结果,与电信运营商自身的战略定位无关,即使一些电信运营商并不甘心于做一个纯粹的管道工,由于战略定位是一个与产业不同链条动态互动的过程,在实际的战略执行过程中,也将逼迫这样的运营商退守到管道工的角色。
可以说在3G时代运营商尽管口口声声要做好流量经营,并不断的在应用领域进行尝试,以图遏制成为纯管道运营商的趋势,但是事实却很冰冷——全球几乎没有成功的典范。
而今,4G相比3G而言无线带宽将是再一次倍增。这种倍增将进一步深化产业的分工,使传统电信运营商彻底的管道化。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出现促使电信运营商变成管道工的主要因素中。
在整个3G时代,电信运营商不得不饮鸩止渴式的一方面引入大量苹果这样的明星终端,一方面不得不投入巨资持续的升级网络确保无线带宽。
发生在终端领域的产业分工影响深远,应用与终端在3G时代被严格意义上的分离了。而这种分离使得应用的提供商即无需看电信运营商的脸色也不需要再看终端厂商的脸色。
在3G时代,主要改变的是下行的带宽,这种改变主要是改善了应用提供商为普通用户提供服务的通道,但是在上行带宽上,受限于无线技术,使得用户还必须依赖于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即电信运营商在影响上行带宽体验上还拥有技术管理的优势。
我们知道在4G时代,上行带宽也将以几兆甚至十几兆计,这将彻底解放应用提供商与用户之间的双向的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的信息交换。
结束语:管道是回归本质
在3G时代运营商失去了对应用提供商的控制,而在4G时代,运营商再一次失去了对用户的控制。
一个没有了对应用和用户的双重影响力的运营商,不做纯管道商还能做什么?
责任编辑:xiao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