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低估了大数据时代的风险

2014-01-21 09:03:33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作者:Camille Li热度:
有人把大数据形容为未来世界的石油,有人宣称掌握大数据的人可以像上帝一样俯瞰整个世界,美国政府甚至已经把对大数据的研究上升为国家战略。
 
 
当我们的一切行为与生活都可以“数据化”的时候,掌握这些数据的公司便像是拥有了一座蕴藏丰富的金矿山。正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说,大数据时代是“已经发生的未来”,而在这个已经发生的未来里,没有旁观者。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互联网上到处印刻着生活的痕迹,个人隐私泄露的危险大大增加。
 
大数据是什么
 
大数据是一个时髦的新词,也是一个古老的现象。因为,对某个时代来说,超出当时社会信息处理能力的数据,就可以说是大数据。
 
以人类遇到的第一个大数据人口普查为例。中国在公元2年就有史书记载的人口普查数据(《汉书 地理志》):全国103个郡国,人口是59594978人。对当时的古代中国来说,近六千万人口的普查无疑就是一个难以处理的大数据。美国宪法曾规定,美国人口普查十年一次。1880年开始,美国人花8年完成了一次人口普查,并预计1890年做下一次人口普查大概需要13年时间。也就是说,人口普查成为当时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不过,危机常常带来新的技术革命。有人发明了穿孔卡片制表机,使得这个任务仅用一年时间就可以完成。穿孔卡片制表机就是今天计算机的前身。
 
“大数据不是今天就出现的,你对付不了的就是大数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中心主任何宝宏说:“今天所说的大数据革命也是2008年之后,这5年来信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数据让物质世界变得可计算,这是整个人类的目标。”
 
无法完成的任务,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技术突破。如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基因测序等采集数据的工具越来越多样化,使我们对物质世界的描述越来越精确,拥有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云计算等处理数据的工具越来越经济,又使得大数据的应用走入百姓身边,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大数据最成熟的应用是互联网广告营销。近一年中,老百姓在搜索或者浏览网页时会发现,网上推出的广告越来越精确。这是因为互联网广告已经进入到完全自动、实时竞价的状态,通过对个人上网行为的分析,推导出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可能需要,并有针对性地投放广告。广告请求、竞价邀请、受众筛选、申请出价、中标投放的全过程,仅需120毫秒也就是0.12秒即可完成,而在传统媒体完成这样的工作,很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互联网金融也是近一年的大热点,根基就是由于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互联网金融在面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中,拥有独特的优势。据一份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贷款时,不良贷款率仅为1.02%,单笔放款成本为2.3元;而传统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不良率为5.5%至6%,单笔成本达800元至2000元。这种低成本、低坏账率、全时服务(机器可以全天候开启)的金融服务,使广大中小企业变成了互联网金融的客户,可以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这其实也是一个过去无法完成的任务。
 
所以,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组织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这些数据包罗万象,不光包括人们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全世界的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有着无数的数码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着有关位置、运动、震动、温度、湿度乃至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应该保护隐私
 
“大数据”由幕后走向前台,成为一个时代热词。2013年被称之为“大数据元年”,毫无疑问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了空前便利。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互联网上到处印刻着生活的痕迹,个人隐私泄露的危险大大增加。
 
你的网络痕迹,从前也许只是占据缓存的“垃圾”,而现在正变成大数据金矿。一个数据金矿的淘金时代开启了。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各个领域的渗透越来越深,大数据席卷人们生活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正如狄更斯那句经典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泛舟在大数据时代,可风暴随时都有可能来临,大数据社会也是大风险社会。如《大数据时代》这本书里所说,“我们所冒的风险比想象中的还要大。”
 
你的搜索痕迹可以让服装公司计算出流行色;你的网络社交圈可以让网贷公司评估出信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体系丝毫不会考虑个体,乃至群体是否愿意分享,而是自动自发地吸纳着任何可以吸纳的数据,成为无处不在的“第三只眼”,而手机就像一个“移动间谍”,我们的隐私很容易变成别人手里的利益。
 
人们每天在互联网上制造着大量的数据与信息,而这些数据可能包含了我们每个人的隐私,如果这些数据被恶意利用,后果可想而知,带来的损失可能难以估量。例如,国内某些快捷酒店的用户数据库泄露,客户的姓名、房号、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被窃取,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在网上找到你的消费记录。这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拉响了警钟。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应是每个人都该关注的话题。
 
丹尼尔在《隐私不保的年代》一书中讲:“网络并不像我们希望的那么美好,它如同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呈现出青春期特有的狂野特质:莽撞、任性、无畏、不受约束、不计后果……”大数据时代
 
,信息就是利益,信息愈大,利益愈大,而风险与之成正比。大数据这座金矿极大地刺激了一些人或组织进一步采集、存储、利用我们个人数据的野心。随着存储成本的持续降低,分析工具越来越先进,采集和存储数据的数量和规模将爆发式地增长。当前,我国对大数据的保护能力还十分有限,保护意识也比较薄弱。数据被恶意使用的现象仍然难以掌控,隐私问题在未来亦更加凸显。
 
有人把大数据形容为未来世界的石油,有人宣称掌握大数据的人可以像上帝一样俯瞰整个世界,美国政府甚至已经把对大数据的研究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家信息安全面临挑战
 
大数据一般是指那些大小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尺度,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一般以“太字节(TB)”为单位。通常用4个“V”来概括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其一,数据体量巨大(Volume);其二,数据类别繁多(Variety);其三,数据生成和处理速度快(Velocity);其四,数据价值密度低(Value)。
 
大数据的上述特征对产业界、科学界、军方及国家信息安全领域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比如,大数据如火如荼的发展,瓦解了传统的信息体系架构,从以数据仓库为中心转化为具有流动、连接和信息共享的数据池,其技术的研发将促进信息安全技术更上一个台阶,使信息安全监测更精细、更实时和更高效。
 
一方面,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驱动型安全模型,从单纯的日志分析扩展到全面的数据分析,极大地拓展了安全分析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更好地监视网络异常行为,找出数据风险点,进行主动的信息防御。另一方面,网络攻击行为所留下的“蛛丝马迹”都以数据的形式隐藏在大数据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能更有针对性地应对信息安全威胁,使得网络攻击行为无所遁形,有助于找到发起攻击的源头。
 
当然,伴随着数据的进一步集中和数据量的增大,现有的信息安全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要求,对海量数据进行安全防护变得更加困难,数据的分布式处理也加大了数据泄露的风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大数据成为网络攻击的显著目标;其二,大数据加大信息泄露风险;其三,大数据威胁现有的存储和安防措施;其四,大数据技术可被应用到攻击手段中。
 
 
 
可见,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作为“未来世界新石油”的大数据更是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一个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数据主权已经成为继陆权、海权、空权、天权之后的另一个大国博弈的焦点。特别是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也不断发展。信息安全已不再仅是作用于军事或外交方面的宏大领域,而是公众都可能触及到的层面;信息安全也不单是技术问题,而是涉及到公众个体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国家信息安全的方方面面,是关系诸多领域的战略性问题。
 
美国安局被曝在10万台电脑中植入监控软件
 
近日,《纽约时报》援引国安局遭曝光文件、电脑专家和美国官员的话报道,国安局数年前启用一项技术,借助无线电波获取一些已经采取保护措施或没有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中的数据。
 
报道说,国安局通过“间谍、电脑生产商或不知情使用者”等渠道,把带有这种软件的微型电路板或USB存储卡安装进目标电脑,再通过接收这些设备发出的无线电波,获取电脑中的数据。这种软件还可以用来针对目标电脑发起网络攻击。
 
按照国安局的说法,这项技术意在“积极防御”,针对一些国家的军队、贩毒集团、欧盟内部贸易组织,以及沙特阿拉伯、印度、巴基斯坦等美国反恐伙伴的电脑。这一技术并没有在美国本土使用。
 
报道说,上述电脑入侵项目部分内容在“棱镜”情报监控丑闻曝光者爱德华•斯诺登先前披露的秘密文件中曾被提及。
 
构筑信息安全“防火墙”
 
美国启动的“大数据研发倡议”涉及联邦政府的6个部门来大力推动和改善大数据相关技术。美国国防部及其下属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是为推动该倡议而承担任务的六部门之一。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一般具有三大要素,即基础设施、战争和外交。因此,对处在第二次浪潮和第三次浪潮之间的国家来说,未来的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不仅要从这三个层面解决传统信息安全中的短板问题,还要提前谋划,及时转型,将大数据列为重要着力点,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
 
其一,注重国家及军方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切实提升信息安全保障与防范能力。如在军事领域,随着数据库的爆炸性增长,一方面,数据库的漏洞越来越多,可攻击的目标也随之增加,且攻击目标将更为暴露;另一方面,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攻击行为往往难以被及时探测。而数据安全是大数据应用的根本保障,核心数据的泄露将对整个战局造成致命性影响。因此,必须加强信息设施保护,确保信息安全。特别是要打破数据割据与封锁,整合大数据处理资源,推动重点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加强对高级可持续攻击(APT)的防护。
 
 
 
其二,加强信息战能力提升,有效确保制信息权。信息优势是新军事革命的核心和支柱,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信息战开辟了第五维战场,战场主动权从制陆、制海、制空、制天权转移到制信息权。美国政府的“大数据研发倡议”通过全球战略下的“新军事战略”和“反恐战略”将军方纳入其中。
 
因此,他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一方面,要借助大数据平台,整合强化国家情报信息网络体系,提高军事情报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实时获取、交换和使用数字化信息,及时满足各级指挥官、战斗人员和保障人员的信息需要,通过提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来加强战斗效能;另一方面,要利用大数据安全技术的研发,部署纵深防护、多层配置的安全保密措施,来对抗敌方的信息渗透和情报窃取。
 
其三,充分发挥信息运作和心理战策略,积极施展公共外交。大数据时代,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应注重将信息交流作为公共外交有效手段的利用。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搜集、分析、甄别他国的信息传播,从而准确透视其战略意图,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要积极挖掘大数据技术在开展公共外交领域中的工具价值,从营造国家发展的有利国际大环境而着力。
 
大数据时代是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又一个契机与挑战,只有将大数据融入其中,重视大数据的开发利用,把握住新科技浪潮的引擎,才能多层次、多方位、多维度地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捍卫国家“信息边疆”!
 
本文综合《重庆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等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
 
 
 
 
 
 

责任编辑:封秀萍

为您推荐

拉开2012的大幕:大数据、移动IT和云计算

即使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于不断变化的CIO们来说,2011年都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移动计算风起云涌,大数据处理大行其道,社交媒体和网络爆发出催生社会变革的骇人力量。而且,BYOD(bringyourowndevice)和VOC(voiceofthecustomer)的趋势也证明了用户体验正在重塑IT的角色定位。这些技术同样改变了传统的语境。随着IT组织和业务团队都认识到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依赖性,“IT和业务的适配”最终让位于“IT和业务的整合”或者“商业技术”。在2011年,先前关于云计算的各种宣传和鼓吹逐渐成为令CIO们痛苦的事实,后者不得不绞尽脑汁在云计算和企业安全之间达成平衡。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如何保护

80万页中国人寿客户资料可以随时在网上查询?一场信息泄露风暴席卷金融服务行业。2月27日,中国人寿发表声明称,其合作方成都众宜康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