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国际通信展上,面对扑面而来的移动互联气息,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信息通信安全研究所主任工程师田慧蓉表示:“移动互联网创新活跃,带动了相关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成为拉动信息消费的积极因素。”
田慧蓉指出,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为运营商、芯片制造商、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者、业务运营商等产业链各方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在本届展会上,除了传统通信业的产业链之外,App开发者专区也是一大亮点,由此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新型产业链正不断吸引新参与者的加入。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例如物流服务、交通服务、金融服务等的创新变革,为其深度推广信息化提供动力和契机。在展场里,智能交通、网络金融等移动互联网应用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关注。
此外,移动互联网引发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应用日益呈现出智能化、融合化、移动化、社交化、平台化等发展特点。远程医疗、智慧养老等跨行业、领域的应用正在通过智能手机、智能腕表等终端,更紧密地与人们的生活相结合。
与传统互联网应用相比,移动互联网业务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户群体大。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3G网络的发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超过传统互联网用户,且用户数增长迅猛,增幅远远超过发展同期固定互联网用户的增长速度。规模巨大的用户数扩大了移动互联网的受众范围,进一步刺激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创新。
二是具有更强的通信特性。以微信为典型代表的OTT即时通信业务,可利用用户已有的通讯录或QQ好友关系实现即时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发送功能,给传统语音和短信业务带来挑战。而且随着3G/4G业务以及无线城市建设的推进,资费优势更加明显,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助推器。
三是用户指向性强。企业能较为精准地定位用户行为和喜好,推送广告和服务信息,以及与位置服务相结合的社交、旅游、餐饮等应用,在给用户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用户信息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是模糊了线上应用与线下活动的界限。传统互联网引入了“线上”的概念,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便携和随时在线特性,使其作为工具已成为线下生活的一部分。
政策为移动互联网发展打造“快车道”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形成以宽带网络为基础,以智能终端为平台,以应用服务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丰富发展,带动了移动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推动了宽带网络的加速升级。快速稳定的宽带网络环境又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链条,且未来发展态势良好。
从网络环境来看,“宽带中国”战略出台,扩大信息消费政策推进,4G牌照也将在年内发放,这些政策利好必将大幅促进移动互联网发展。综合利用有线、无线技术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也将加快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为移动互联网应用打造“快车道”。
在终端方面,田慧蓉认为,可穿戴设备是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传统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仍在不断推陈出新,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已掀起了新的智能终端热潮。此前,可穿戴设备大都由国际巨头研制开发,而在本届展会上,许多国产可穿戴设备的表现不逊色于国际大牌,并且这些设备能更好地满足国内的实际需求,比如养老、安全定位等。她认为,可穿戴设备发展的关键在于对日常生活便利性的提升。在面对琳琅满目的智能手机时,田慧蓉表示,手机等移动应用终端已从传统的耐用品变为综合信息消费品,其蓬勃发展必将催生新的业务创新和发展。
从应用服务来看,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开放的平台和跨行业融合。在联通展台,面对“微信沃卡”应用,田慧蓉表示,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天生基因不同,在移动互联时代,运营商要从原有的圈子里迈出去,再迈入到移动互联网的圈子里,而互联网企业则不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因此开放合作是最好的解决之道。此外,云计算提供了按需使用资源的应用开发和运行平台,为个人和中小企业开发以及运营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移动应用已日益与教育、金融、交通、旅游等各个行业融合渗透,要实现真正的便民惠民还有更广阔的应用市场。
在观展的最后,田慧蓉引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移动互联网白皮书》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她的看展感受:今天业界仍然看不到移动互联网延伸的边界、发展速度的极限以及未来发展的止境。她展望,未来,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能促进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和相关应用在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的深度融合,从而真正实现信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
责任编辑:wang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