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中午,中移动公布了2013年上半年财报。整体看,这家近年一直下滑的中国最大运营商,正走到最关键时刻,并有可能再度出现阶段性的业绩拐点。但如果自身转型再无新变化,包括中移动在内的三家运营商,持续下滑之势不会改变。这意味着,从业务资源、业务结构到业务模式,都有大变将至。同时,这也将倒逼政府对通信业的监管政策进行调整。
一、中移动财报:
财务数据:营业收入为3031亿元,同比增长10.4%;股东应占利润为631亿元,同比增长1.5%;股东应占利润率20.8%;EBITDA为12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5%。其中,通信服务收入为2847亿元,同比增长6.8%。数据业务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25.5%,占通信服务收入比重上升至33.5%,其中无线上网业务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62.2%。
业务数据:用户总数超过7.4亿户,总通话分钟数达到21376亿分钟。无线上网业务流量同比增长129%,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重达到16.6%。上半年销售TD -SCDMA手机约6600万部;集团专线累计超过100万条,集团客户通信和信息化收入增长超过30%。
网络数据:3G基站达到36.1万个,网络利用率25.0%;WLAN接入点达到410万个;全国启动超过20万个TD-LTE基站建设,100个重点城市将实现主城区连续覆盖。
二、中移动董事长奚国华的展望要点:
机遇:
1、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策,提出促进信息消费方略,给中移动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科技杂谈注:8月14日,国务院已正式下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2、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技术,政府全力支持TD-LTE作为新一代无线宽带技术,其产业化、商用化、国际化步伐进一步提速
3、ICT产业进入社会化整合阶段,形成通信连接、能力资源、应用信息三类业务的新产业图景,这将为中移动发展带来新机遇。
挑战:
1、信息通信领域发生颠覆性变革,新业态加快形成,电信运营企业增长模式受到冲击,传统业务收入下滑。
2、随着通信市场饱和度提升,通信运营商同质竞争更加激烈。
3、互联网业务异质替代日益凸显,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求与业务结构变化,导致运营成本管控形势日趋严峻。
应对:
1、现状定义:公司发展正处在特殊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攻坚期。
2、将围绕 “移动改变生活”战略愿景,努力扩大生活服务份额和信息服务份额,做好战略转型、改革创新、健康发展三篇文章,全面提升网络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和队伍能力,深化推动四网协同发展,增强基础设施资源能力积累,提升开发移动互联网特色产品的能力,全面发挥存量经营、流量经营、集客经营三大驱动力,着力创业布局,创新发展,推进公司战略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
3、将遵循积极谨慎的原则,寻找合适投资机会,拓展更广泛通信市场(科技杂谈注:本句话值得重点关注,详见后文分析)。
三、解读分析:
1、从短期来看(2013-2014),中移动业绩仍将继续下行。体量庞大、用户增长和话音业务增长接近天花板、APRU值持续走低等诸多因素,都让中移动的盈收和利润增长越来越难以持续。而3G业务已经成熟,拥有更多优质终端支持,用户基数更少的联通和中电信,已经逐渐消化3G补贴的早期负作用,展开更大力度的市场争夺,这也逼迫中移动不得不加大营销成本,进一步降低利润率。此外,OTT也在让形势雪上加霜,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问题三大运营商都同时存在,可以说,已经公布半年报的中移动、联通都“业绩增长”了,电信预计也会“增长”,但大家都在吃老本,下降是迟早的事。
2、上半年增长最大的亮点是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2%,看上去很抢眼,但它只占收入的16%,而且是以流量增长129%为代价。对中移动本来已经饱和的网络带来的压力,比收入更加值得关注,此前的信令风暴风波就已经是明证。
3、从中期来看(2014-2015),中移动可能出现一个阶段性的业绩拐点。目前,4G发牌和TD-LTE发展的利好趋势不断明确并加速,虽然联通和电信也已经抢在获得牌照之前,提前进行LTE的布局甚至是网络建设,但由于自身业务压力并不迫切,加上资金有限投资任务重(宽带中国,2/3G持续维护,LTE升级),加上政府必然对TD-LTE进行政策倾斜,中移动最晚将从2014年下半年展开全面市场反攻,利用4G优势重新抢回高端优质用户,从而带动短期业绩井喷。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这一阶段盈收业绩有所恢复,但中移动的利润率仍难以回升。
4、从长远来看,中移动必须也必将进行规模更大更彻底的转型变革。其推动力在于,新兴OTT业务尤其是即时通讯和VOIP类业务将进一步侵食运营商的业务和利润,4G只能提供相对另外两家运营商的比较优势,不会延缓OTT的威胁,甚至可能加剧。
目前来看,未来出路主要包括以下几条:A.最保守也最稳妥战略,收缩转型为智能管道,向水、电、气等公众服务类企业靠拢;B.在做好智能管道同时,向互联网业务进行渗透,这是运营商此前一直在做,但注定难以做的好路径;C. 在做好智能管道同时,借助资金优势,通过大规模并购、入股等资本方式,掌控更多OTT资源,比如此前的科大讯飞就是尝试,前文提及的奚国华讲话表明,中移动应该已有这方面考虑,后续可能在互联网领域展开大规模的资本动作;D.在做好智能管道同时,变革自身的业务架构与商业模式,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产业方向,这是长远来看最有潜力,但也最为艰难的路径,下周科技杂谈会有一篇单独文章《运营商的宿命与出路》,进行单独阐释。
5、今年工信部在力推携号转网等非对称管制措施,但在当前情况下,这些举措已经意义不大,甚至可能失灵。事实上,除了体量更大以外,在新增市场竞争层面,中移动已经与另外两家持平,甚至短期内略处劣势,而在虚拟运营补充,以及OTT对传统电信业务展开替代的形势下,过去的很多非对称管制手段效果越来越不明显。
6、就财报利润增长问题展开来说,国资委与资本市场如何对运营商进行定义和期望,这个问题也值得深入讨论。长期以来,运营商发展的一个症结是自身定位模糊。既承担公众服务职能,又是上市公司,前者需要运营商降低利润率,后者则需要运营商利益最大化。一直以来,国资委与资本市场都在要求运营商盈收和利润增长,并将其作为对运营商的高管考核和股价评价基础,但同时,虽然中国通信行业早已打破垄断,通信业务资费也逐年降低,但正是因为利润率这一核心问题,运营商一直不得不承受数以亿计的用户指责。
在此前的微信之争中,运营商的利润率就曾被普遍指责,但实际上腾讯的利润率其实还要高于运营商,但却在民众中获得巨大支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运营商的定位问题所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账号:科技杂谈(keji_zatan)